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以下簡稱環評工程師)靳某被媒體爆料半年內編制了近千份環評報告(含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此事曾引起社會強烈關注,生態環境部予以回應。最近,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機關依法懲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犯罪典型案例,披露此事后續,此案被稱為“環評造假”入刑第一案。此案由山東省青島市人民檢察院、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官介入偵查引導取證,最高人民檢察院、山東省人民檢察院予以同步指導,即墨區人民法院審理。
據了解,涉案虛假環評報告涉及全國26個省份,關聯807家企業。其中涉及多家農業公司、涉農項目,如某食品有限公司開展的屠宰1060萬只雞、16萬只羊項目,某蒜業科技公司的種植項目、某公司生態養豬場建設項目等。記者近日采訪了即墨區人民檢察院、即墨區人民法院相關人員,揭秘案件背后的故事。
一人如何半年內編制千份環評報告?
2021年,某華環評公司的環評工程師靳某被爆半年內編制了近千份環評報告,輿論普遍認為這種環評成了形式主義。
“實際上,公安機關出具的筆跡鑒定文書證實,編制人員的簽名筆跡均非環評工程師本人書寫。靳某根本沒有見過那些環評報告,也沒有簽過字。”承辦此案的即墨區人民法院法官介紹。
據調查,靳某是一家大型國企的主管。她考取環評工程師資格后,通過獵頭公司介紹掛靠在某華環評公司,成為該公司唯一的環評工程師。靳某和該公司約定,在掛靠過程中其不出現場,也不簽字。某華環評公司每年支付靳某掛靠費3.5萬元,并為其繳納社保。
某華環評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林某鑫,他通過汪某注冊了公司,由汪某擔任法定代表人。林某鑫找到靳某合作,專門制作銷售環評報告資質頁。資質頁含7份材料:蓋有環評企業印章的《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情況表》《編制情況承諾書》《編制人員承諾書》《編制單位承諾書》《社會保險參保證明》《環評工程師資格證書復印件》《營業執照》。環評報告需要資質頁才完整有效。
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林某鑫等人以某華環評公司的名義招攬業務,在靳某未參與任何編制環節的情況下,通過偽造靳某簽名等方式完成環評報告資質頁,并以每套300元至350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這些資質頁通過中介轉手,被用于近千份環評報告。
“為了偽造靳某到現場的情況,林某鑫向靳某索要個人生活照片,用制圖軟件偽造到環評報告中,以證明環評工程師靳某是現場編制的環評報告。通過兩人的微信對話可以看出,靳某對這些照片被用于偽造其進行現場勘查的情況是知情的。”即墨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介紹。
據統計,林某鑫出售的資質頁供他人編制環評報告927份,獲利79.91萬元。經生態環境部門認定,有25份環評報告存在遺漏環境保護目標、隱瞞生態保護區等問題,所涉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被依法撤銷,有關項目因此停產停工。
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該案4名涉案人員相繼歸案。除了林某鑫、汪某、靳某,還有居間聯絡的掮客谷某歡,覆蓋了環評造假的主要鏈條。
2023年3月26日,即墨區人民檢察院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對林某鑫等4人提起公訴,并建議即墨區人民法院判處4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不等,并處罰金,對靳某判處緩刑。2023年5月25日,即墨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該案作出判決,采納了檢察機關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實及量刑建議。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訴,判決已生效。
虛假環評報告如何出爐?
該案不僅揭開了環評行業存在部分環評工程師只掛靠不干活的內幕,還披露了環評掮客的存在。這些人專門為環評報告資質頁出售企業牽線,居間收取中介費或賺取差價。環評掮客的中介行為是環評造假鏈條的關鍵一環。
那么,制作一份虛假環評報告需要幾步呢?即墨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介紹:第一步,需要環評報告的企業尋找能夠制作環評報告的機構。第二步,沒有環評資質但承攬環評業務的企業(以下稱環評報告制作企業)承攬該業務,并派員制作環評報告。這些編制環評報告的人員沒有環評工程師資質,不能在文件上簽名。第三步,環評報告制作企業聯系環評掮客尋找資質頁。第四步,環評掮客找到有資質的企業購買資質頁,并加價轉手出售給環評報告制作企業。第五步,環評報告制作企業購買資質頁后,將其與環評報告結合,交給需要環評報告的企業。
以某食品公司屠宰1060萬只雞和16萬只羊項目為例。該公司2020年7月與承攬環評業務的峰某公司簽約制作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峰某公司的員工辛某編制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但她沒有環評工程師資質。2020年10月,辛某聯系楊某,讓他幫忙找一家有資質的公司出具環評報告資質頁。楊某通過微信找到環評掮客谷某歡,谷某歡從某華環評公司買到了全套的資質頁,并以2255元的價格出售給楊某。楊某再轉手以4500元的價格賣給辛某。2020年12月,峰某公司向某食品公司出具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報告書顯示是某華環評公司蓋章,簽字的環評工程師為靳某。
經生態環境部門復核,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存在兩處以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為主要功能的大氣環境保護目標關鍵內容遺漏問題及簽字造假問題,為虛假環評報告。2022年6月23日,某食品公司被要求停產停工,40名員工需返回原籍。停工造成大量損失,包括場地租金和客戶訂單涉及的其他費用等。
根據谷某歡的口供,2020年9月28日至2021年2月25日期間,其向某華環評公司購買大約四五百份資質頁,向林某鑫微信轉賬234筆共29.6萬元,加價出售共獲利5萬余元。
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股東于某證實,他承攬環評業務后,由他本人編寫環評報告,然后通過谷某歡等人向某華環評公司購買資質頁。他以600元的價格向谷某歡購置資質頁,然后向建設單位每份收取4000元至5000元,費用包含立項、編制報告、購買資質頁、排污許可登記等。某華環評公司僅向其出售資質頁,不參與編寫環評報告。
虛假環評報告有何影響?
虛假環評報告對企業和當地生態環境有何影響?為何關鍵人物靳某獲緩刑?為尋找答案,記者與承辦案件的檢察官、法官進行了對話。
記者:被告人靳某是本案最受關注的人物,她如何認識自己的行為?為什么她最終被判處緩刑?
檢察官:靳某掛靠在林某鑫等人的公司賺取掛靠費,靳某知道林某鑫要以其名義對外出具環評報告并偽造簽字,但沒想到會出具近千份環評報告。其通過查看環評信用平臺知道此事后,當即就要求林某鑫不要繼續以其名義出具環評報告。靳某經公安機關電話傳喚主動到案,亦如實交代了主要犯罪事實,被認定為自首,靳某在犯罪中起到次要、輔助作用,被認定為從犯,最終獲緩刑。
記者:4名被告人是否知道自己的行為屬于犯罪?
法官:4名被告人都認罪認罰。被告人表示,環評師掛靠、無資質人員出具環評報告、中介人員層層介紹、購買資質頁等行為在該行業長期存在。在此之前我國從未利用刑事手段打擊過此類行為,所以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構成何種犯罪應該沒有清楚認識,但他們都知道自己行為違法。比如,林某鑫等人意識到某華環評公司的環評報告資質頁出售得過多,有被追責的風險。為了規避風險,林某鑫又讓他人注冊了另一家公司,找另一個環評工程師作合作,這些行為都意味著他知道自己的行為存在違法性。
記者:虛假環評報告對企業和當地生態環境有何影響?有沒有企業因此遭受巨大損失?
法官:在該案中有25份環評報告被認定為內容虛假,已被撤銷。25份報告涉及25家企業,其中11家企業被要求重新辦理環評、3家企業被迫停產停工,造成經濟損失100余萬元。另外,涉案的部分建設項目就在水源保護地、生態保護區內,一旦項目建成,長遠來看必然將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正是由于本案的及時打擊、處理,才未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該案所涉虛假環評報告的數量、虛假程度、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已經給項目企業造成的前期投入損失等都作為量刑情節予以綜合考量。該案審結后,法院向生態環境部門發送了司法建議,聯合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5部門,建立了生態保護治理協作機制,引導企業嚴格落實環保主體責任。